聚焦精彩

热 门
从石佛到二砂,郑州的文创故事!
2022-04-06

郑州城市印记丨文创园区

把工业遗存“变废为宝”,在浮躁的都市中培育一片富有文化、创意的土壤,嵌入艺术与人文、时尚与潮流的元素,这就是让许多艺术家和文艺青年趋之若鹜的文创园区。

国内最富盛名的,莫过于北京的798艺术区。

而近年来,其他城市的文创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上海老场坊、广州红专厂、成都东郊记忆、重庆鹅岭二厂……

而在我们生活的郑州,有这样的文创园吗?他们的缘起与发展又经历了哪些有意思故事?


萌芽:石佛的野蛮生长


在郑州,第一个能被称作是文创园的地方,不是在某处经过改造的工业遗址,而是在一个叫做“石佛”的村子上。


据载,村里有座古寺,始建于唐初,寺内有两米多高的石雕佛像一尊,雕刻精巧、形象逼真,该村便因此得名石佛村。



1965年出生的黄国瑞,自幼在石佛村长大。他从小跟着一位医生学画画,后又师从书画名家学习油画,成了著名青年画家。


2000年春,黄国瑞去了美国纽约,纽约的当代艺术不仅强烈震撼着他,也给他带来无限创作灵感。旅美期间,他创作出了《天泉》《倾斜》《错位》《春色无边》等作品,得到当地艺术家的认可,名声大噪。



2006年,黄国瑞从纽约回到老家郑州石佛村,成立了“石佛村179号”画室。自此,石佛村逐渐成为本土原创艺术家的据点。他们纷纷租下村民的顶楼,自行建造彩钢房。随着一栋栋红色房顶的房子建起来,石佛村成了本土艺术家们心中的理想国。


截至2008年底,这个曾经号称郑州“最具艺术气质的村庄”,居住着近200名画家、雕塑家、陶艺家、摄影师以及音乐家。


后来,城中村要进行大规模改造,艺术家逐渐搬离,有些甚至彻底离开郑州。规划蓝图上的郑州石佛文化艺术产业园,如今已落成在高新区的东大门。但整齐划一的公寓楼,让人感觉少了些草根的艺术气息,多了些商业和资本的味道。



这就是郑州文创园的最初萌芽,从民间的野蛮生长,到规范的商业化运作。变的是运营方式,不变的是艺术家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


探索:二砂文创初体验



“我们并不缺少艺术家,缺的是生长空间。”冰空间当代艺术机构负责人姜山,在石佛的5年里,办过工作室、经营过酒吧。从“石佛”出走后,他选择了二砂。



2014年初,怀揣对艺术追求的年轻人聚集在西郊的老厂房里,创办了集展览、雕塑、机车、收藏、艺术咨询于一体的“二砂艺术中心”,他们的努力目标,是在这个承载城市记忆的建筑中,打造出郑州的“798”艺术区,让艺术更接地气儿。



那时的郑州,并没有一个成熟的艺术区。一听说二砂的老厂房要对外出租,这些艺术家们就盯上了这些独具特色的工业建筑,除了因为房租低,还看中了这里的氛围。


老厂房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迸发出新的生机与力量,一时间,这里便成为郑州文艺青年的打卡地。可惜好景不长,激情刚被点燃,就被现实给浇灭了。



2015年11月,土地所有方白鸽集团对全体租户发公告,称将在2016年1月1日收回所租赁的土地、房屋,因为根据郑州市政府的规划部署,这里将进行整体搬迁及统一再规划。


发展:多点开花,摸索前行


2017年,可以说是郑州文创园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一年中,有三家文创艺术园区相继开园,给文艺氛围相对贫瘠的郑州,注入了新的养分。


位于北三环沙口路的良库工舍,前身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留存的“兴豫面粉厂”。这座面粉厂由法国留学归来的史隆甫先生,联合20多位工商界人士共同组建,生产火车头牌面粉。



修京沙快速时,厂子被保存下来,进行修复改造,建成了集联合办公、艺术中心、艺术工坊、影视产业链、艺术剧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区。



良库自正式运营以来,举办过多场文艺沙龙及新品发布会,入驻过百余家文创类企业,盛极一时。如今,这里却正在停业整修,何时重启尚不得知。



在经开区,李卫国与青年艺术家姜山共同创建了“彩虹盒子”,他们将画廊、艺术品创作、展览展示、音乐演出、收藏、艺术教育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把这定位为集艺术、文创、潮流、创业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产业园区。


也许是体量较小、位置较偏,也许是周边环境所限,或是运营思路出现了问题,彩虹盒子一直没有达到预想中的人气。



今年,“彩虹盒子”打算扩大经营面积,规划建设剧院、民宿等新业态,希望通过二次创业实现自我救赎。



这三家中人气最旺的,当属二环支路瑞光创意工厂。


瑞光创意园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瑞光印刷厂,2013年瑞光印务外迁,老板张歌伟决定把厂房改造升级,打造成一个服务郑州文化建设的文化产业园区。



产权明晰、开发运营思路清楚,瑞光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艺术工作室、设计公司、创意餐饮,这些极具造血功能的业态,让瑞光走上良性发展之路。每次经过,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打卡者来这里拍照、消费。


瑞光的劣势也很明显,空间有限、交通不便,未来发展的天花板很低。



除了这三处文创园区,黄河路上油脂化学厂的东院,也曾因创意餐厅和摄影工作室的营业让人眼前一亮,但也终是昙花一现,风光不再。而在西院,几处老旧厂房的改造正在进行,园林设计公司、火锅餐厅、酒吧等公司已经进驻,完成了内部装修,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复兴:重生与新生


与个体经营和民间资本的步履维艰相比,政府与大企业主导进行的文创园区开发,显然能撬动更大的资本与资源。



今年8月,郑州市国棉三厂家属院内,张贴了中原区政府关于改造国棉三厂的一份征收补偿方案。这次改造,主要是针对国棉三厂生活区内存在安全隐患、且具有建筑特色、具有文化保留价值的苏式建筑群区域。


早先的规划显示,国棉三厂老厂区,也将被改造成郑州市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9月17日,由郑煤机老厂区改造提升建设的芝麻街双创园正式开园。

该园将积极引进以创新平台型项目、工业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电子信息大数据等科技服务业企业,助力老城复兴。



10月17日,郑州中国二砂文创园开园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园区包豪斯建筑内举行。


重新开门的二砂,将聚焦工业遗存保护,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建筑设计、文化和艺术交流展示平台,形成具有鲜明历史文化元素符号的现代化活力社区。



一时间,郑州的文创园区迎来了二次爆发。如何看待这些新开文创园区的前景呢?


曾于2014年在二砂艺术中心创业的王铮谈到:“二砂的建筑体量和历史文化价值,在郑州都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星河、国创这些专业团队的规划设计与运营,所以非常看好它未来的发展!”



从北京回郑州发展的策展人姜一鸣表示:“对于任何一个文创园区,重要的并不是它的硬件,而是负责运营的人,如果这个人是业内资深人士,懂得怎么把运营和艺术结合,那这个地方自然就可以做得很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人才从北上广或国外回到郑州,相信郑州的文创园会越来越好。”



经历过石佛、二砂、彩虹盒子,见证了郑州文创园整个发展史的艺术家姜山,如今又在经开区第七大街做了一家山海美术馆,回归艺术本质。


谈到艺术园区的运营,他说,“一个艺术园区的运营,不是艺术情怀或艺术出身的经营者,是站在艺术之外或是直接的经营思维思考问题的,营收平衡增长等指标在左右他的思想。但是艺术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运营管理是很难实现最佳价值的。郑州艺术资源和艺术从业人员还相对有限,没有实现底层思维和商业模式融合,要将艺术空间运用于时代、创造于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管怎样,与自己相比,郑州文创园区的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从无到有,从步履蹒跚到满载希望。


现在,郑州人可以到家门口的文创园去打卡、会友,在特色老建筑里感受人文与艺术的气息。



当然,眼光可以放得更长远些,说好的“国际郑”嘛。


除了打造文艺的网红打卡地,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高层次艺术人才、留住高水平艺术家,创造出更有价值的艺术品与文创产品,让郑州从面子到里子,都变得有文化。


29
2023.01
文创产品设计与非遗传承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数不胜数的优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佐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过去的产物,但对于现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不过,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困难的现状。做好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已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创意产品(以下简称“文创产品”)的设计具有转化非遗价值的效果,且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充分展现非遗的现代式审美,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非遗传承方式。同时,非遗是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能够进一步拓展文创产品设计思路,让文创产品更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因此,有效实现文创产品设计和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走好非遗传承之路,还有利于拓展文创产品设计思路。


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走好非遗传承之路

  

文创产品设计在非遗传承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丰富非遗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将非遗精神内涵发扬光大,同时能够在新时代培养非遗传承的新型人才。

  

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丰富非遗表现形式。现代经济社会,设计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提炼非遗中的文化元素,将这些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得非遗更好地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非遗文创产品。这种新型产品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浓厚的现代文化色彩,以全新的姿态走入大众生活,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非遗。因此,文创产品设计能够有效地将非遗展现给大众,真正地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非遗文创产品也将增加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和使用,有利于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传承非遗。

  

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弘扬非遗精神内涵。非遗的核心内容是其蕴含的文化精神。要想真正地将丰富的非遗项目传承下去,并让其在现代社会中持续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必须要挖掘出非遗背后的精神内涵,明确非遗精神的核心价值,才能传承和保护好非遗。非遗精神附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让产品不再拘泥于外观包装,而是更加注重非遗精神内涵在产品中的有效表达,从而将非遗精神更广泛、准确地传递给大众,让人们充分地了解非遗的“根”和“源”,从而实现对非遗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弘扬。

  

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培养非遗传承人才。传统的非遗传承人才因受限于文化管理水平,虽然具有较高的技艺,但较难有效地将非遗呈现给大众,导致大量的非遗项目逐渐失传。为响应国家保护非遗的号召,高校通过开设文创产业管理相关专业,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让其不仅具有艺术理论知识,还具备较好的文化管理和文创设计能力,实现文创设计与非遗“双发展”。此外,文创产业通过生产设计将非遗资源转变为品牌化、规模化的文创产品,能够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在文创产业的推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入到非遗相关的产业发展中来,从而进一步充实了非遗传承队伍。

  

非遗传承有利于拓展文创产品设计思路

  

当前,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逐渐在我国文化产业中大放异彩。非遗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不仅创新了文创产品的外观形态设计,还增加了文创产品的功能体验效果,同时能够打造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以非遗为设计元素创新文创产品的外观形态。文创产品设计方式包括选择和搭配不同的色彩、图案等。而非遗内含了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性图案和色彩,能够为文创产品设计带来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美学思想,拓宽了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之路。若将非遗特有的图案和色彩运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可以衍生出以非遗为设计元素的文创产品,让大众通过产品的外观形态就能直接地了解一些非遗形象,同时,也能较好地实现非遗形象在现代化社会的有效表达。

  

以非遗文化为创意符号增加文创产品的功能体验。非遗不仅为文创产品设计带来了独特的色彩和图案,还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知和体验。文创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将非遗转变为创意符号,融入文创产品的功能体验中,为用户带来了不同的功能体验。例如,设计者根据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并结合传统工艺和产品功能设计出了一系列极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文创产品,包括“清明”香具、“小满”存钱罐、“大暑”灯具等。人们在使用这些文创产品时,将更好地感受到节气文化氛围,增加产品的功能体验。因此,非遗元素作为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意符号,既增加了产品的文化价值,也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以非遗为主题标签激发文创产品的品牌效应。非遗元素为文创产品带来了个性化的主题标签,让产品在市场流通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色彩,激发产品的品牌效应。一方面,将非遗作为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网络话题,有助于吸引人们在网络上对产品文化元素进行讨论,形成一定的文化市场反馈效果,让更多的用户对非遗或文创产品产生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以非遗为主题搭建线下场景,借助装饰、灯光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地将文创产品展示给广大的用户,深化用户对非遗文创产品的文化感知,从而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欲,进而助力品牌影响力的深入人心。

  

文创产品设计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策略

  

文创产品设计与非遗传承要想实现有效融合,关键在于非遗相关文创产品是否能够被大众接受并喜爱。为吸引大众广泛关注非遗相关文创产品,在非遗相关的文创产品设计时,必须要抓住三大关键点:一是有效转化非遗资源;二是切实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三是着力凸显非遗主题。

  

有效转化非遗资源。若要将非遗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中,必须先将非遗元素转化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可视化、可感化资源。之后,充分利用已转化的非遗资源,将其有效融入各大生活类商品及品牌中,如产品外观设计、颜色搭配以及产品包装等,并通过品牌的视觉形象和产品形态进行非遗传播。以文创产品为载体的非遗传播,能够让大众在挑选文创产品的同时,感受到非遗的特点,有助于非遗的传承。非遗相关文创产品也因具有非遗特征,更能吸引大众眼球,有助于产品的市场销售。

  

切实满足经济社会需求。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不再局限于物质需求,而是逐渐增加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作为我国优质的传统文化,非遗对于满足我国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因此,非遗类文创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大众对产品的体验要求。一方面,大众越来越期望在美好环境中生活,倾向于选择使用精致、独特的文创产品。非遗类文创产品设计应抓住这一关键点,在产品外观、材质、色彩等方面下足功夫,满足人们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非遗类文创产品设计应充分展现非遗特色,能够满足用户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

  

着力凸显非遗主题。树立个性化主题标签是文创产品设计在立意方面的基础环节,也是产品创新的关键。非遗类文创产品以非遗为主题,将非遗的精神内涵作为文创产品的市场流通标签是非遗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关键。因此,非遗类文创产品设计者要深入剖析非遗内涵,明确非遗类文创产品的主题文化,通过产品直观地将非遗元素传播给大众,创造性地将非遗的文化内涵、审美理念传递给大众。同时,要充分结合传统技艺,打造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满足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作者:潘玲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
2023.01
打造虚拟偶像产业既需技术也需文化

今年一些网络平台的跨年晚会上,虚拟偶像的出现,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欢迎,虚拟偶像产业也得到了业界的进一步关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虚拟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57万家。包括虚拟偶像在内,虚拟人的火热,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在整个虚拟人产业中,虚拟偶像的吸金能力,无疑是最吸引投资者的。

虚拟偶像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会不会超过甚至取代真人偶像?事实上,这样的讨论,在偶像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数年前就发生过,而在讨论过程中,虚拟偶像的数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吸引力也不断增加。但以目前的产业模式来看,大部分虚拟偶像,对于整个偶像团体乃至整个运营公司而言,仍处于“锦上添花”的状态,未能在影响力和盈利能力上成为主力。

要知道,偶像产业本身,也存在着相对完整且复杂的产业链,涉及多方。产业链上游为偶像打造,既包括技术类企业,也包括绘画建模和打造文本的文化企业,中游主要是内容投放渠道企业,下游则为各类衍生变现企业,既包括跨年晚会上的演出平台,也包括各类线上线下的周边产品。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庞大的产业链,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与过去的电视时代相比,偶像打造模式已经大为不同,消费者更加多元,接收信息渠道的方式也更多。过去,打造一个偶像,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中高歌一曲就有可能实现,但当下则不然。一个偶像成为网红,背后往往需要一个多方人员构成、上下游产业链联动的庞大团队,真人偶像如此,虚拟偶像亦然。

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则是虚拟偶像所具备的文化元素本身。毕竟,各类中游渠道和下游变现渠道,往往是多个虚拟偶像共同使用的,并无太多区别,区别就在于上游。

也就是说,虚拟偶像走红的过程,光有数字影像技术,光有虚拟颜值是不够的。偶像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产品,虚拟偶像亦然。偶像需要打造自己的人设和标签,以对应上目标受众群体,而这一群体不仅要在喜好上与偶像的人设和标签契合,也要具有对应的消费能力,能够转换为偶像产业的目标消费群体。

换言之,打造虚拟偶像这个产品,需要在文化上多做文章,包括构成虚拟偶像人设和标签的各种设定和故事,包括虚拟偶像对应的文化作品,比如歌曲、动漫等,形成受消费者喜爱的IP,这些都需要一个专业的文化团队来设计并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而这,也是当下部分虚拟偶像产品需要加强之处。


09
2022.12
国潮风起 非遗焕新

         导读:2022卡塔尔世界杯正在进行。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蹴鞠亮相卡塔尔,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文化的故事。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不只有蹴鞠,从客车到旗帜再到各种世界杯纪念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这说明,近几年形成的国潮之风开始从国内“吹”向国外。

   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消费和时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文化自信。非遗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凝结着先辈的智慧,镌刻着文化的基因,可以为各种国潮产品注入鲜明的文化底色。而国潮的兴起,也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载体。

    

非遗遇上国潮文化

   国潮的兴起,意味着一种趋向性的审美导向开始形成。这种审美以“中国元素”为内核,背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运动品牌植入刺绣元素后,摇身变为时尚青年抢购的潮品;六百岁的故宫推出“朕的心意”月饼、宫廷色口红等文创产品,立刻刷爆年轻人的朋友圈……消费者大方下单的那一刻,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商品背后的文化。

   非遗产品及融入非遗元素的商品,自带“文化含量”,是消费者眼中“值得拥有”的潮品。以今年“双十一”为例,很多非遗产品登上了销售榜的C位。仅天猫平台,就有超过6600家非遗店铺开展直播销售,成交额近2亿元。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等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淘宝、天猫平台上的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已在年轻人中形成潮流;非遗商品消费者规模过亿,85后、90后是非遗商品消费的主力。

    如前所述,国潮产品的魅力在文化,其产品创意更是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目前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也是一个巨大的IP宝库,能够为国潮产品的开发、设计、制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比如,故宫已开发文创产品1万多种,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很多文创产品都运用了非遗元素。

    国潮之“潮”,代表着时尚,代表着先锋。非遗遇上国潮,可以以“潮”焕新,重新获得活力。比如,谭维维将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相结合,不仅让作为非遗的华阴老腔重新焕发活力,还引领了一时的音乐潮流。

    总之,国潮的兴起,拓宽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活态性传承的路径,让非遗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展示场景,让更多年轻人可以看到非遗、摸到非遗、听到非遗,对非遗有所向往,助力保护传承非遗的力量不断壮大。

传播有“术”,传承有“路”

   今年“双十一”前夕,快手、河南卫视、京东三方联合推出一场“国潮盛典”。这是业界首场以国潮文化为主题、所有节目内容均融入了非遗元素的文化类晚会。晚会融合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类型丰富且兼具美感,通过国潮文化和科技的碰撞,让更多年轻人发现了非遗之美,全网总曝光突破60亿,收获了近百个热搜。

    我国非遗资源极其丰富,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庞大。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要传承好首先要传播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传播就没有传承,好的传播就是好的传承。“国潮盛典”这样的传播方式,完全让非遗当主角、站C位,并将传统非遗与现代国潮相嫁接,是非遗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尤其要指出的是,在这场“非遗盛典”上,大量来自民间的非遗传承人,主动走到聚光灯下,来到舞台中央,自信地展示非遗绝活、讲述非遗故事、介绍传承经验,这是文化的觉醒,也是文化自信的彰显。

    相较于在“非遗盛典”这样的第三方平台上亮相,非遗传承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非遗传播工作更加重要。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承人开始成为非遗传播的主体。比如,截至2021年10月,入驻快手短视频平台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率达97.9%,有超过5847万位非遗创作者在那里生产内容,非遗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4688亿,点赞量达109.5亿。

    95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郎派面塑艺术传承人郎佳子彧就是一位活跃于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他将传统非遗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将本土文化与青年文化相嫁接,拍摄制作面人的短视频,与偶像流量IP合作,推出了大量“国潮”文创产品,为面塑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非遗创新开发在与“国潮”的结合中,应当体现出时尚化、潮流化、跨界化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为“地方创生”积聚人气、吸引消费、改造环境。“花西子”强势推出的“花西子苗银典藏”系列产品,将彩妆产品与苗银非遗文化巧妙结合,将时尚的彩妆、非遗技艺、苗银文化融于一体,拓展了国货品牌这一含义,同时将隐含的民族国家、集体记忆、历史文化诸多概念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不但彰显了产品的独特性,更展现了东方美学和苗族文化。

    非遗与国潮、互联网的结合,既助力了非遗的传承,也让国潮产品更受欢迎。数据显示,今年9月,国潮品牌相关搜索量在快手站内同比提升了72%,该平台上国潮相关品牌商品交易总额环比增长了25%。

引导非遗融入烟火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人们眼中,非遗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这导致非遗一直很难活起来、火起来。

    国潮风最初从商品领域刮起,这决定了国潮产品必然跟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潮为非遗架起了一座通往生活的桥梁。事实上,“非遗即生活”早已成为业界共识。

          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的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要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首先要厚植其赖以生存的土壤。让非遗融入寻常百姓的烟火生活,是保护传承非遗最好的方式。

   可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早已改变,我们将非遗引入烟火生活,不是重新穿上古人的衣服去过男耕女织的原始生活,而是要创造一条联结历史与当下、过去与现在的新路径。

         现代人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往往需要一种情感归属;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汇中,人们也需要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文化之根。而非遗就承载着民族血脉中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皈依。非遗若想成功联结历史与当下、过去与现在,不在于具有多大的使用价值,而在于能带给人情感上的共鸣。

         在这方面,一些机构已经进行了成功探索。比如,利用VR、AR技术,让一些非遗活态再现,通过多重连接和情景分享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让非遗能够“看得着”“听得见”“学得来”。

         今年端午前夕,以粽子和龙舟等端午节符号为灵感,融合湖北宜昌特色文化元素的12款数字藏品上线发售,价格在38元至68元不等。该套数字藏品上线仅一天不到3分钟,共计24000份便全部售罄。端午节掀起的一股“非遗+数字藏品”热,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蕴含的经济价值。

         以腾讯与敦煌研究院近年来的联合出品为例,从2017年双方达成合作以来,先后推出了数字供养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QQ音乐“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诗巾、“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等数字化传播精品内容。其中,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游览敦煌。据悉,目前这个小程序的总访问量已突破5800万。

         通过数字融媒技术手段,让传统非遗文化变得更加“生动”,可以云端“听得见、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更加的可亲近。利用数字技术,让非遗文化融入电子商务系统,通过数据库分类管理,精准覆盖,全网矩阵图文、音频、视频覆盖,针对不同群体属性,综合运营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新媒体等拓展开阔传播和宣传渠道,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实现非遗数字经济化。

   不过,消费场景下的某些非遗叙事,还是透着一股工业流水线的味道,一些非遗主题的国潮产品,有匠气少“艺心”,甚至有些生硬的斧凿痕迹,难以触动人的心灵。可以说,这些国潮产品只是借用了非遗的“马甲”,根本谈不上活态传承。因此,借助国潮之风,让非遗“潮”起来,一个前提是,不能把非遗的文化之根丢掉。

 


24
2022.11
什么是文化创意?国内文化创意四大误区

文化创意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万物皆可的地步。

对于文化旅游业来说,文化创意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甚至出现“破圈”当然,这种现象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将有更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产业前景。然而,大众化也将逐步修改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带来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品不等于文化创意商品

首先,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这个阶段,旅游景点的大部分销售产品实际上都停留在商品维度上。商品以交易为目的,产品以使用为目的;不同的维度和目的,不同的起点。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意应该是文化属性、艺术属性和商业化的恰当结合。从景区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景区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文化创意基于文化内涵创造产品,为游客留下难忘的体验,实现商品利润。

但从商品的角度来看,文化创意更多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商品,这里的出发点是既得利益。商品的商业动机是销售,一手付款,一手交货,交易完成,拿钱离开。

对于景区的影响经济,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具有景区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复合产品,但作为一种商品属性,它实际上大大埋葬了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加文化价值和影响力。因此,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时,景区可以考虑扩大产品的附加值,最终实现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煽动景区潜在吸引力。


二、文化属性和产品属性错位

顾名思义,文化创意产品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产业化商品。虽然最终的目的地是商品,但文化前提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景区内各种文化创意产品的商业化带来了同质化、低端化的加工和生产。事实上,文化创意产品已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简单商品危险废物产品。

景区经营者认识到文化创意的巨大潜力,积极布局文化创意市场,不想被市场抛弃,也想在巨大的市场中分享一份份额。然而,在此前提下,文化属性已成为商品的附庸甚至装饰,导致文化属性和产品属性的错位,难以打动游客的心。


第三,文化创意需要创造力,但创造力不等于庸俗

猫爪杯、故宫猫、文化创意冰淇淋,是我们熟悉的经典文化创意、创意、颠覆、营销,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颠覆和突破是好事,但超越了创意和文化的界限,变成了简单的炒作,吸引了注意力,消费者不会买账。没有文化加持,更谈不上创意,单纯以外观吸引眼球、吸引流量的商品,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归根结底,只有尊重文化创新,才能获得消费者。


四、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定位和角色认知偏差

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操作过程。然而,目前,国内文化创意热正在逐渐兴起,许多开发者已经意识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自己的文化创意开发团队和生产机制。这种全面的布局,一只手抓住的方式往往很难改效果很小。

事实上,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不能由一个单一的部门来解决,知识也不应该停留在设计和平台的水平上。文化创意产品的系统开发涉及到设计、产品、投资吸引力等多维协调。同时,这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过程。只有专人和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效果转化。


什么是真正有文化的好文化创作?

它必须能够融入文化,延长游客的旅游体验,让他们把文化带回家。

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但文化创意产品的兴起仍在路上。在路上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需要不断明确文化创意的定位,他们想做什么样的文化创意,或者他们想做文化创意还是只想做旅游纪念品。



17
2022.11
文创热潮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出圈”和“守正”是关键!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界的文创高歌猛进、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精彩连连。产品种类几乎涉及人们吃、穿、用、行、娱等各个领域,在文化消费领域异军突起,引领风骚。

2022年春节前,数字藏品“春潮”乍起。1月26日下午2点,四川博物馆在鲸探App上发售的数字藏品“象首耳兽面纹铜罍”开抢。1万份藏品刚一上线,就被“秒空”了。笔者注意到,2022年春节前,有24家博物馆(院)借助鲸探App发布3D数字藏品。

博物馆开启数字化风潮,以文物元素创作的数字作品受到年轻人追捧。数字藏品这一文创新形态正在与实体经济结合,深入公益、体育、旅游等多元化场景与消费者生活中。

这些无疑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针政策引领下的新发展、新成就、新局面,称之为21世纪免费开放之后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当不为过。

毋庸置疑,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本就已是一种别样而高品质的“国潮”:拥有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展示与利用,这何尝不是传统文化和时代潮流的高度融合?进入新时代,国家一系列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颁行,进一步放飞了文博人无尽的拓疆创新思绪,“文创”作为新时代的重要媒介与桥梁,极大、快速地推动着文博人不断开拓进取,文博人终于勇敢地“出圈”了!

放眼四望,当下各个博物馆的文创俨然已成为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理念的最主要、最流行、最具吸引力的方式之一,也是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和目标的可行、可靠、可信的渠道之一。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推动博物馆基于自身优势跳出了长久难越的文博圈,成功实现了跨界大融合,改变了博物馆在大众心目中的旧印象,当代的博物馆已不仅仅只是肃穆沉闷的传教所,而是可以活力四射,可以成为快乐的制造厂,同样可以极大提升幸福指数,同时更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简言之,文创产品既是博物馆社会服务的有效延伸,也是博物馆文化持续传播的推动力,同时提升了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更为各行业各阶层拓展、丰富对博物馆的认识搭建了良好平台,可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不过,当口红用完了、棒棒糖吃掉了、口罩戴过丢弃了、丝巾过时了、折扇用坏了、盲盒挖完作废了……那些被当作文创元素的文化遗产真的能被消费者记住、理解,进而扎根心田了吗?这或许应成为当前文创热中的冷思考之一。

综观当前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虽然花样繁多、品类齐全,但基本只有两种,要么实物,要么在线,前者如果是消耗品,用完即完,后者则多为青年人所享用。换言之,当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中,消耗类的时间难以持久(诸如雪糕、饼干、口罩、棒棒糖等)、程序类的覆盖面似有缺失(中老年、农村地区受众有限)、实物和虚拟融为一体程度不够深广……这些问题之所以显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观规律所致,即一切新生事物必然经过“滥觞期—发展期—膨胀期—沉淀期—稳健期”这样几个阶段,中国的博物馆文创则因区域、行业、博物馆自身等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说目前正处于前三个阶段并存的时期,只有个别博物馆率先跨入第四阶段;另一方面是理念偏失所致,尤其是当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强大支撑的情形之下,文博人及其协作者强强联合,奇思妙想随之层出不穷,形式多样且吸睛的文创产品随之接踵而至,于是形式因技术而盖过了“文物内涵决定文创形式,形式服务内涵,并有利于揭示内涵”的理念。

博物馆文创产品最根本的功能应是“寓教于乐”,而不能只是“饱眼福”“供娱乐”,应能使受众从中更深刻认识中国文物的丰富内涵,从而激发公众自觉保护历史、传承文化。笔者以为,当下文创最根本的还在于坚持“守正”——“寓教于乐”“乐中重教”,亦即:适时进行文创热下的理性思考与回归,守“传播历史文化遗产”之正,守“传承优秀民族传统”之正,守“正向引领社会发展”之正,守“博物馆社会公益服务”之正,坚持回归博物馆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增进民族凝聚力的本义,而不应仅仅成为博眼球、赚流量、吸粉丝、聚钞票的昙花一现的网红产品。

有鉴于此,博物馆文创产品应更加注重内容附加值的打造,通过提升文创产品的叙事功能,使其能够生动地“讲故事”“谈古今”,从而打造无墙的、口袋型的博物馆。比如,文房、日用、饰品、食品、摆件、体验类等实体产品中,加入包括相关文物藏品的文字、图片、视音频及三维信息等二维码,购买者在消费其实用性的同时,还可以额外获得更多的文化内容。虚拟产品,如App,在展示形象的、动态的数字化文物的同时,提供文物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文物本身的制作工艺、流程等。对于消耗类的产品,诸如食品、化妆品,以及体验类的考古盲盒等,可在外包装上多下功夫,精心设计,注入富含内容的二维码,把包装打造成值得收藏的独特艺术品,变“短期”为“永久”;更多关注中老年群体、农村地区的居民,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有更多闲暇时间,如果条件具备更容易成为博物馆文创稳定的消费群体。由此推出过程型、体验型、探索型、收藏型文创产品,促其由结果向过程、由静态向动态、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通过使受众由旁观者、鉴赏者向参与者、动手者、收藏者的转变,经由“让受众动起来”从而推动“让产品活起来”,最终实现“使优秀传统文化火下去”。简言之,爱好文创的博物馆受众拿到手中的,应当是一个带动参与、鼓励动手、启发思考、富于收获的极具活力的功能性产品,唯有如此的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活于乐、寓久于乐,方能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可持续,真正发挥博物馆“文化中枢”的作用。

(作者:王运良,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1 2 3 4 5